2017年4月27日,欧语学院及其他院系拉丁语爱好者在拉丁中心主任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北京党校内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栅栏墓地和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北京南堂。
栅栏墓地专家沈昌瑞老师热情详尽地介绍了墓地的历史,现状和重要性。墓地现位于北京市委党校内,名为栅栏墓地,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建仁恩寺,杨姓太监共花费了四万只金条,但仍然没能阻止官府没收这块土地。没收后的栅栏别墅被称作栅栏官地。自明神宗皇帝特别降旨将栅栏官地赐予利玛窦作为墓地后,栅栏官地改名栅栏墓地。除了著名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外,还有60余名传教士的墓碑都在此。同学们一边参观墓地,一边听麦老师为大家讲解墓碑上的符号以及拉丁文的含义。
随后,麦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堂——北京南堂。南堂则位于宣武门内,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为神宗皇帝批给来华耶稣会士的住地,意大利藉耶稣会士利玛窦来京后也在此地居住,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将其建成一座20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南堂命途多舛,曾遭地震、火灾破坏,后又遭义和团破坏,经过了多次修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拉丁语的学习,又对明清传教士的生平、遭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