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欧语学院召开“砥砺奋进,扬帆远航”主题2019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刚、党总支常务副书记杨文、辅导员董丹老师和各专业毕业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董丹主持。
同学们表达了对母校、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感恩与敬意,对大学生活和青葱岁月的珍惜与怀念,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
希腊语专业王锦瑶同学首先表达了对北外和欧语学院多年来大力关心和支持希腊语专业建设的感谢,就“如何推进留学生群体思政工作”和“希腊语专业的传承”两个话题,结合自己出国留学多年的经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和经验都传承下去,逐步形成本专业的底蕴。王瑶和邵心悦同学对自己参加希腊语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留学经历和经验做了分享。王瑶同学回顾了自己在希腊三年的留学经历,分析了零基础在对象国学习外语的利与弊。邵心悦同学强调了在国外留学对她意志品质的重大提升,并对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欧语学院的学生必须要成为复合型人才。
斯洛伐克语专业张瑞琪同学认为自己在欧语学院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提升,对斯洛伐克语专业就业方向提出了一些构想。刘雅同学主要提出了对专业学术性建设问题的意见,认为斯洛伐克语专业学术提升的空间较大。
挪威语专业张许瑞同学结合语言学理论,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北欧三语对照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刘锦飞同学提出欧语学院毕业生可以利用自身对对象国的了解,充分就业,加强区域问题研究。
匈牙利语专业祝媚儿同学认为匈牙利语作为欧语学院学术底蕴较深、专业建设较强的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和学术研究中,还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马昕同学强调了外语教学的连贯性,对双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学院继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以提升学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赵刚院长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反馈和说明,并介绍了学院目前改革发展的现状。他强调,欧语学院最大的特质就是多语种及其巨大的差异性。他指出,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国际化视野的建立,是欧语人制胜的法宝。他认为年轻人的心胸有多宽,国家未来发展的路子就有多宽;外语学习打开了两扇窗,一扇是对外观察的窗户,一扇是自省反思的窗户。
针对同学们关注的学科和专业建设问题,赵刚老师归纳了学院集中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多元化融合培养”的理念。他总结了各专业情况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欧语学院多种类型特色班建设、区域研究、联合培养方案等改革措施的现状和发展。他认为,大学毕业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将成为终生的记忆,也希望大家重视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祝愿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增光添彩。
杨文老师感谢同学们四年前选择了北外,选择了欧语学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欧语学院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每一份成绩的获得,都凝聚着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是欧语学院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学院将重视同学们的建议,不断改进学院教学管理,促进学院更快更好发展。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够保持欧语人的优秀品质,砥砺前行,扬帆远航,在将来工作学习中再创辉煌。欧语学院将关注所有毕业生的成长,也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