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人在冬奥|挪威代表团向北外挪威语专业志愿者发来感谢信

作者: 时间:2022-03-03 点击数:

挪威代表团向北外

挪威语专业志愿者发来感谢信


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挪威语专业的林小琪、任梓彰、汪雪墨三位同学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挪威代表团助理,他们为挪威运动员提供了包括村内入住、卫生防疫、赛事信息、交通物流、抵离登记等“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保障。


赛会期间,挪威语专业的三位同学充分发挥北外人的专业优势,为挪威代表团提供了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并牢记总书记强调过的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们在工作之余积极用挪威语向代表团成员介绍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向挪威运动员传递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助力中挪两国友好交流。


冬奥会结束之际,三位同学收到了挪威代表团驻北京冬奥村领队安比约尔格•柯隆•恩格塞特(Annbjørg Krohn Engeseth)的感谢信,她代表挪威代表团对我校志愿者的高水平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感谢。



任梓彰、林小琪、汪雪墨(从左至右)



挪威代表团寄给任梓彰同学的感谢信(原文)


感谢信译文如下:


亲爱的Sigurd(任梓彰)/Tora(汪雪墨)/Silja(林小琪):


我谨代表挪威奥林匹克委员会向你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为我们提供的出色志愿服务表示感谢。


我们在冬奥村期间的住宿体验堪称完美、无可挑剔。你和其他助理们出色而圆满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你总是按时上下班,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


你的微笑和“充满正能量”的态度照亮了我们在冬奥村的每一天。你乐于助人、细心周到、善于解决问题、尽职尽责,始终值得我们信赖。

感谢在北京冬奥村的这段美好的居住时光,你让我们的冬奥之旅难以忘怀。


祝你今后学业顺利,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机会在中国或挪威再次相会。


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安比约尔格•柯隆•恩格塞特

(Annbjørg Krohn Engeseth)

挪威代表团驻北京冬奥村领队

挪威奥林匹克暨残障奥林匹克委员和体育同盟

2022年2月21日,于北京



挪威代表团寄给汪雪墨同学的感谢信(原文)



挪威代表团寄给林小琪同学的感谢信(原文)



志愿者个人感想


任梓彰



任梓彰


从1月23日第一次来到北京冬奥村,到2月22日送走最后一批挪威运动员;从服务伊始对未知情况的紧张与焦虑,到后来遇事不慌,淡定从容;从见到挪威领队时第一声略带羞涩和腼腆的“Hei!(挪威语的“你好”)”,到与挪威运动员们“打成一片”,交流文化互送礼物。为期一个月的冬奥志愿看似漫长,但越接近尾声越觉得时光飞逝,难言分别。冬奥志愿服务对我而言是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美好回忆,更是一次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锻炼良机。



此次冬奥会我担任挪威代表团助理,我觉得能多让自己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工作中为我所用,服务对象国运动员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挪威人常常称自己的国家是个“小国”,领土面积小,人口只有500多万,其“母语”挪威语更是“鲜为人知”。但当我们中国志愿者开口对他们讲挪威语,用他们的母语向他们打招呼、介绍冬奥村、传达交通信息,甚至是和年轻运动员谈论挪威电视剧、流行歌手时,他们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挪威奥委会主席贝里特女士在听到我用挪威语介绍北京冬奥村功能区分布时万分惊喜的神情,她瞪大双眼,惊呼:“Du kan snakke norsk?”(你能说挪威语?),“Du snakker så godt norsk. Har du bodd i Norge før?”(你挪威语说得这么好,是之前在挪威生活过吗?)当时我的内心无比自豪,这是对我们多年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对我国外语教育,对北外、欧语学院和挪威语专业教学效果的肯定。



此次服务之前,我也曾对自身专业选择有所怀疑:挪威人英语水平都很高,能用英语交流为什么还要特意学挪威语?但是服务之后我明白了:如果想让对象国的运动员对你敞开心扉,使用其母语交流是最佳选择。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它不仅能传递信息,更能传递情感和梦想。这次服务坚定了我继续努力学好挪威语的信心,让我离为中挪友谊助力的远大理想又近了一步!


汪雪墨



能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服务挪威代表团令我倍感荣幸。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我还只是个在电视机前为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的孩子,待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我已经成为众多燃烧雪花中的一朵了。刚得知要服务对象国代表团时,我的内心激动不已,但又紧张不已,担心自己所掌握的体育赛事专业用语的挪威语水平有限,所以很早便开始努力阅读相关资料,给自己“补课”。所幸经过前期的准备和服务期间的持续学习,赛会期间的各项工作都在我们各位助理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出现问题我们也能配合默契地及时解决。



代表团领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并一直称赞我们挪威语讲得好,说她能有会说挪威语的助理非常幸运。成为挪威代表团助理也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志愿服务经验和语言能力的提升,让我明白了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我也逐渐从最初的“手忙脚乱”进阶为代表团口中的“有你真好”。


2月20日晚,我作为闭幕式引导志愿者有幸见到了挪威代表团闭幕式执旗手,本届冬奥会冬季两项3金2铜得主马特·奥尔斯布·雷塞兰(Marte Olsbu Røiseland)。初次见面时我用挪威语与她打招呼,她非常惊喜,也用挪威语热情地回复,并好奇地问我怎么会挪威语。之后我向她介绍了北外挪威语专业的相关情况,她对我们这样一群生活在中国,从未去过挪威,但却能把挪威语说得如此之好的北外学生感到很意外。在服务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代表团成员们对我们北外挪威语专业学生志愿者额外的好奇心和友善,他们非常喜欢与我们交流,我们相互介绍着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他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希望我们疫情过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挪威看看。



掌握一门外语不仅让我们的志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更加深了我们与代表团之间的友谊,这次宝贵的志愿经历也激励着我继续学好挪威语,用专业所学走上国际舞台,继续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林小琪



如果说让我用两个词去形容本次的冬奥会志愿经历,我愿意用“幸运和难忘”这两个词去形容我的冬奥之旅。


作为一名北外挪威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本次冬奥会中被分配到服务于自己的对象国国家的代表团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还记得第一天见到挪威代表团北京村领队时,我紧张且又羞涩地说出“Hei!Jeg heter Silja. Hyggelig å treffe deg.”(你好,我是Silja。很高兴见到你。)的时候,在她热情回复的那一瞬间让我感受到学习一门外语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但是我知道,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国际赛事,熟练地使用挪威语参与相关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每一项同代表团一起完成的任务都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所以我经常会担心自己会因经验不足而发生失误。但每次遇到情况时,我都能迅速调整好心态,一遍遍地耐心与挪威运动员沟通,他们也都非常友好且善解人意,我的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此外,2月4日开幕式当天,我有幸和北京村的挪威运动员一起前往鸟巢参加开幕式。我记得虽然路途不远,但是情况百出。但在我用挪威英语耐心的安抚下,挪威运动员一直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他们甚至还向我学习中文,并且在结束的时候主动和我用刚刚学会的汉语说“谢谢”。当天晚上,我也收到了来自挪威领队的感谢信息。这也更是增加了我发挥专业优势,好好使用挪威语努力完成接下来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信心。


我一直都记得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那个暑假,我站在鸟巢前想着,如果自己能够进到里面亲身感受开幕式该有多好;而十四年后的我,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我很感激这次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机会,能够亲身参与冬奥会、服务冬奥会,这是对我的成长最宝贵的一次历练。



这一次冬奥会志愿工作让我经历了许多美好瞬间,我有体会到这里的生活是美好的,是纯粹的,所以我经常会在晚上工作结束的时候,在北京村里多走一走,偶尔抬头看看月亮,偶尔低头踩踩雪。与此同时,也让我在实践中明白了自己选择学习语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语言不仅仅是沟通,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纽带,将全世界的人们凝结在一起。



对于我自己而言,从一名欧语学院的挪威语学生到一名冬奥会志愿者;这一次,我带着校歌里的那句“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从北外走向了世界。很荣幸自己可以作为一朵燃烧的小雪花为这一次的冬奥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这段经历,将会是我成长路上永远的光。


”赛会历时不到一个月,但在这短短的几周内,我们见证了北京第24届冬奥会从盛大开幕到圆满闭幕,见证了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诠释体育精神,见证了冰雪运动如何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更收获了与挪威代表团的珍贵友谊。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展现着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我们作为外语学习者,也展现着新时代的青年风貌。北京是“双奥之城”,而挪威也是一座“双奥之国”。祝愿北京冬奥会后中挪两国能继续友好交流,一起向未来。Sammen for en felles fremtid!(挪威语:一起向未来!)

图文 | 任梓彰、汪雪墨、林小琪

审校 | 王薇薇

排版 | 新媒体组 付雨轩

审阅 | 新媒体组 裘静怡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