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语学院举办“‘北欧福利模式’的历史演变与中西比较”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25-10-17 点击数:

10月16日下午,欧语学院举办“‘北欧福利模式’的历史演变与中西比较”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知名学者、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学荣休教授斯坦·库恩勒(Stein Kuhnle)主讲,由挪威语专业教师李菁菁主持,吸引了来自校内外涉及欧洲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国际商务等多个专业的中外师生参加。



斯坦恩·库恩勒教授是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学荣休教授,德国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北欧福利研究网络主席,在国际比较政治学与福利国家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声誉。他长年担任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重要国际机构的高级政策顾问,其学术成果对欧洲联盟社会政策框架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编辑出版了多部中文学术著作,将北欧福利国家的研究成果与理念引入中国。此次是库恩勒教授第二次到访北外,延续了与我校深厚的学术渊源。


库恩勒教授在讲座中系统梳理了北欧福利模式的形成历程与核心特征,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解析其与欧洲大陆、英美等福利体系的本质差异。同时,他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社会政策的演进脉络,对北欧与中国在福利理念、国家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环节尤为热烈。北外学子展现出对全球治理议题的深刻洞察,提问直指北欧福利模式面临的核心挑战与未来走向。学生们围绕人口老龄化对公共财政的长期压力、全球化与移民潮下的政策调整性质、地缘政治变动与社会共识重塑对高福利体系的冲击等议题,与库恩勒教授进行了深度探讨。北外学子的提问不仅体现了对理论的理解,更展现出将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思考。针对青年就业这一全球性挑战,有学生深入追问北欧如何通过构建“安全网”主动保障青年发展,而非被动救济,并进一步探讨哪些关键机制能为当前中国的就业压力提供借鉴。这些高质量互动,充分展现了北外学子在跨文化学术场景中敏锐的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是学校“全球胜任力”培养成果的集中体现。



“库恩勒教授的再次到访,让我们能更持续、深入地追踪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帮助我们从比较的视角看待中国和北欧的福利政策及福利制度,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参加本次讲座的2023级挪威语专业学生杜李萌表示,“这种与国际顶尖学者建立的长期对话,正是北外培养我们全球视野与学术能力的关键环节”。



欧语学院将持续举办并深化高规格国际学术活动,通过与国际知名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全球前沿议题系统性地引入校园,扎实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协作能力,为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国际事务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欧语学院;撰稿:李菁菁、杜李萌;摄影:刘磊;审核:刘厚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