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作者: 时间:2019-11-20 点击数:

11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学术论坛在北外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芬兰共和国驻华大使素海岚、冰岛共和国驻华大使古士贤、马耳他共和国驻华大使卓嘉鹰、罗马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巴希尔·瓦西利克·康斯坦丁内斯库以及保加利亚、丹麦、拉脱维亚、挪威、波兰、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等国驻华使馆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三联书店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代表学校在启动仪式上致辞。闫国华副校长指出,欧洲非通用语文学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一片五彩斑斓的鲜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一直是翻译和研究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的重要阵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发展,文学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人文基石。祝愿“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蓬勃发展,成为欧语学院贯通语言专业划分、开展语文学科建设的优质平台!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先生代表中国作协热烈祝贺中心成立,表示北外欧语学院于此时成立中心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吉狄马加副主席高度评价欧洲各国用民族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强调了中国文学与欧洲非通用语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期许中心未来在推动文学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等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1C348

芬兰、冰岛、马耳他三国驻华大使先后致辞,不约而同地强调欧洲非通用语文学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北外欧语学院在教授和传播欧洲非通用语文学文化、为推动中欧人文交流等做出的杰出贡献,希冀中心能够在译介和推广欧洲非通用语文学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刚教授致辞回顾了欧语学院教师翻译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的传统,总结了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强调了中心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并表示,中心将大力加强对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的翻译,勇敢进入欧洲非通用语文学本体研究,策划基础性文学课程,加大文学交流力度,着力提升教师的文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志趣。

在启动仪式上,闫国华副校长和吉狄马加副主席共同为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揭牌,并向中心主任张建华教授颁发聘书。

北外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金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都、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姜红、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柏英、《世界文学》主编高兴、北外欧洲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华、社科院北欧文学翻译家石琴娥、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文学专家赵振江、北外资深波兰文学翻译家易丽君先后在学术论坛上发言。专家们普遍认为,外语教育核心是语文教育,回归语文学本位应成为外语教学、学术研究、创建一流学科的基本途径。如何实现语文学科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融合应成为欧语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文学批评和研究对参与社会文化生态建构、民族文化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非通用语文学在中国译介和研究已逾百年,北外欧语学院在这一领域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应在学院已有基础上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处理好翻译与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推动非通用语文学翻译与研究工作迈上新高度。

1393F

117EF

13B04

17C65

1A744

1B2AD

11316

10603

会议同期举办“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文学翻译与研究最新成果展”。近5年来,欧语学院产出文学翻译作品50余部,涉及捷克、丹麦、芬兰、希腊、冰岛、意大利、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瑞典、匈牙利等12个国家。其中,余志远翻译的《神圣的贫困》和赵清翻译的《骗局的辉煌落幕》均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提名,王军翻译的《疯狂的罗兰》、余志远翻译的《尤哈》、易丽君翻译的《带马嚼子的静物画》和徐伟珠翻译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均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提名。《疯狂的罗兰》最终获奖。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