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上午,欧语学院举办“北欧合作与北欧国家的国际关系”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学荣休教授斯坦·库恩勒(Stein Kuhnle)主讲,由挪威语专业教师李菁菁主持,来自我校多个专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近40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库恩勒教授从北欧五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的历史脉络切入,深入探讨了这些国家在过去 80 年间如何从战争与冲突走向和平与合作。他指出,尽管北欧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战争与冲突,但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北欧国家逐渐走向紧密合作。二战后,北欧国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北欧共同体。他强调,北欧国家的合作不仅体现在内部,还通过联合外交行动、共同参与国际组织等方式,提升了北欧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库恩勒教授提到,北欧国家在冷战期间的安全政策存在差异,但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北欧国家在安全与防务领域的合作显著加强。2019 年,北欧国家通过了《2030 愿景》,旨在将北欧地区打造成全球最具可持续性和一体化的地区。这一愿景强调绿色增长、碳中和、循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同时注重知识、创新、跨境流动和数字合作。

在互动环节中,库恩勒教授与现场师生就北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前景进行了深入讨论。他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的增加,北欧国家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他还提到,近年来中挪、中芬等北欧国家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为北欧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座开始前,库恩勒教授与欧语学院院长柯静教授进行了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为未来中欧学术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讲座活动后,库恩勒教授向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厚广赠送了他的著作《北欧福利国家》,表达了对欧语学院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期望。
(供稿:欧语学院;撰稿:李菁菁,Benjamin Gråberg;摄影:刘磊;审核:刘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