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欧语学院以《AI时代外语教育实践研究方法及路径》为题举办教学研究工作坊。工作坊由院长柯静主持,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张虹主讲,党总支书记刘厚广、党员教师及参与“欧洲研究”系列课程建设的老师参会。

张虹首先强调了教育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她提到,实践研究(Practitioner Research)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强调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数据收集方式,实现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弥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其次,张虹系统介绍了实践研究的五大类型,重点讨论了“基于课堂的质性研究”、“行动研究”和“课例研究”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强调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更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推动外语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最后,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实践研究的方法,并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提升反思性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AI时代外语教师的发展、AI赋能非通用语教学、AI辅助教材编写、AI时代批判性思维培养、防止学生过度依赖AI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AI技术的辅助下,外语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机协作能力,同时关注伦理问题,确保AI技术的合理运用。

此次工作坊是教师集中学习研讨重点选题之一,旨在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破解学院改革发展现实问题,促进“欧洲研究”系列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探索外语教育新路径。
【供稿:欧语学院;撰写:许金菁;审核:刘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