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举办“优秀教学奖”暨优秀教学案例研讨交流活动。会议由许金菁主持,王秋萍、李菁菁、詹彦怡、任静、孙伟峰分别做经验分享。

匈牙利语王秋萍指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框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多种方式展示自我。
挪威语李菁菁分享了参与评选的心路历程与经验心得,表示在课堂上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共同体,并尽可能地丰富课堂内容、开拓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保加利亚语詹彦怡从评选申报的方法论着手,认为既要反映教学工作的多样性,又要强调成果的产出,而且可以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为教学增色。
芬兰语任静从申报思路出发,认为课程建设、教材参编、学术研讨等多种内容都可以转化为教学成果,并且需要充分开发和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育人目标。
波兰语孙伟峰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在课程中使用的中波老工业区对比的教学案例,展现了如何将思想教育灵活生动地融入课堂。

欧语学院“教师工作坊”由党政联席会统筹策划,将开展一系列研讨交流活动。该系列活动围绕欧洲语言文学教学科研中心任务,不断深化“欧洲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学术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语种横向联合,旨在提升欧洲非通用语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一线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供稿:欧语学院;撰写:栾志博;审核:刘厚广)